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饮食 > 健康饮食

长寿食谱备受质疑

导读:对于如此“丰盛”的食谱,广大民众感觉“吃不下”,众多营养学家也纷纷质疑其科学性,并指出,按此食谱吃,中国人非但不能长寿,还可能让慢性病增加,5年内胖子数量增加1倍。

长寿食谱备受质疑

“食谱中脂肪能量竟然占到41%—60%,如果这样吃,中国肥胖人口5年内会增加100%,糖尿病、心血管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会增加50%以上。”哈佛大学营养流行病、弗吉尼亚医学院助理专家宁毅在微博上回应。“看看美国,肥胖和相关疾病已经达到流行暴发的程度,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?实际上,该食谱推荐的总能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农业部的饮食推荐量。”

营养指南不能脱离国情

对于“长寿食谱”的研究方法,很多营养学者也提出了质疑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中科院参照“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营养统计数据”所公布的食物数量,如果指的是食物购买量,应考虑到家庭储藏中的食物损失,以及烹调前处理的损失,还要去掉食物中的不可食部分(骨头、刺、皮、核、老叶、根等),才是实际食物摄入量,前后有很大出入。如果推荐每日购买300克蔬菜,实际上消费者能吃进去的蔬菜可能不到200克,而这完全达不到健康的需要。另外,一个国家的年人群消费谷物量不仅包括直接入口的谷物,还包括酿、制糖、加工等消耗。因此,以这个数据来判断食谱,并不准确。“发达国家的食物结构也未必理想,欧美国家的营养学家也一直致力于改善居民的食谱,提倡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、较少的肉类和适度的奶类。”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则认为,不同国家、地区居民的饮食受当地食物生产、文化、习惯等影响,有其特点,不能不顾国情,脱离实际去提出“指南”和“建议”。马冠生指出,长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除了饮食因素,还包括环境因素、医疗条件、精神压力等,不能简单地把长寿国家的人的现有食谱当作“长寿食谱”来推荐。中国人的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研究证明,这种膳食模式是有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。西方发达国家高能量、高蛋白、高脂肪的饮食特点,已经给他们带来了慢性病高发的灾难,我们绝不能步其后尘。

点赞(0)
分享到:
收藏(0)

猜您喜欢

扫一扫手机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