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,之所以一次性筷子要设保质期,是因为制作筷子的木材或竹材里包含一定的水分,时间一长就容易发霉。在夏秋雨季或南方较为潮湿的环境里,一次性筷子更易发霉,轻则出现异味,重则会产生致癌物质。发霉的筷子里含有各种霉菌,严重的会滋生出“黄曲霉素”。防癌科徐志坚表示,霉菌是增加致癌风险的因素之一,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,而黄曲霉素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,如果消费者多次使用霉变的筷子,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。
除了发霉,一次性筷子还存在多种健康风险因素。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原队长谭梁之告诉,他们在以往的检查中,曾发现一些厂家使用劣质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,然后用硫磺熏蒸和工业双氧水漂白等方法给筷子“美白”,再用石蜡抛光让筷子手感更光滑。这样“加工”过的筷子上,存在多种化学残留。药学部冯汉鸽指出,用硫磺熏蒸过的筷子,遇热就会释放二氧化硫,它会侵蚀人体呼吸黏膜,破坏呼吸系统。消化中心张声生则表示,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,残留在筷子上,会对人口腔、食道、肠胃造成伤害。此外,一旦一次性筷子在生产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,会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,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