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并伴有喘鸣音的过敏性疾病,中医又称为“吼病”,为冬季的常见病。与外感、内伤多种因素有关,分为寒、热、虚、实不同类型,在临床上可分发作期和缓解期。发作期又分冷哮和热哮。缓解期,由于久喘体弱,导致脾、肺气虚,甚至出现肾虚。下面谈谈辨证用膳。
发作期哮喘
冷哮
由于外感风寒,失于表散,外邪犯肺,聚液生痰,或平素已有寒痰内伏于肺,遇寒而发。表现为咳嗽气促,痰稀薄,有哮鸣音,形寒无汗,怕风,舌苔白滑、质淡,脉浮、滑、紧。宜用宣肺散寒,豁痰平喘药膳。
苏杏生姜粥
【原料】紫苏子10克,苦杏仁10克,生姜5克,粳米60克。
【制法】将紫苏子炒爆花,苦杏仁去皮、尖,生姜捣烂,粳米淘洗净。先把紫苏子、苦杏仁捣碎与生姜混合,待粳米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再略煮片刻,至熟烂成粥时加冰糖少许。
【特点】紫苏子味辛,性温,善解表散寒理气,对气喘咳嗽有一定作用。杏仁味苦,性温,可祛痰止咳平喘。生姜味辛,性温,可解表散寒。三者配合起到散寒邪、止咳嗽、平哮喘作用。
核桃白果生姜汤
【原料】核桃肉10克,白果10克(去壳),生姜5克。
【制法】三料共入锅,水煎后饮汤。每日1剂,连用10~15日。
【特点】核桃仁味甘,性温,可敛肺定喘。白果味甘、苦、涩,性平,可敛肺平喘止嗽,与解表散寒之生姜同用,共奏温肺定喘之效。
热哮
由于肥甘厚味食之过多,积而成痰,或素体阳盛而伤阴,致使痰热内伏于肺,痰浊壅盛而发。表现为胸闷气促,咳嗽,喉间哮鸣不能平卧,痰稠色黄,喜冷饮,便干尿黄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滑数,宜食宣肺清热、化痰平喘的药膳。
蕺菜拌海蜇
【原料】鱼腥草(蕺菜)50克,海蜇50克,蒜、芝麻油、酱油、盐、糖、醋适量。
【制法】将海蜇洗净切丝,鱼腥草洗净,在沸水中焯后放入盘中,加入海蜇丝及蒜末、盐、糖、醋、酱油、芝麻油等调料拌匀即可。
【特点】鱼腥草味辛,性微寒,可清肺热,有解毒、消炎、通利小便的作用。海蜇味咸,性平,既能清热化痰,又能润肠消积,二者对痰热引起的热哮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。
缓解期的哮喘
肺虚型
易感外邪,多因气候变化而诱发,畏寒,气短,自汗,喉间常有哮声,咳吐痰涎,舌质淡、苔白滑,脉沉弱,宜食益气固表补肺气药膳。
双杏全肺汤
【原料】银杏(白果)15克,甜杏仁30克,猪肺一只(300克左右),黄酒、盐适量。
【制法】将白果去壳、衣,打碎,甜杏仁洗净打碎,与白果放在一起,加黄酒湿润备用。猪肺洗净后,将白果仁、甜杏仁塞入气管内,将气管扎紧,放入沙锅,加黄酒、盐,炖至熟烂,切片食用,每日2~3次,可供6次食用。
【特点】白果味甘、苦、涩,性平,可敛肺气,定喘嗽。甜杏仁可止咳下气。猪肺味甘,性平,入肺经,《本草纲目》称之为补肺气止咳的佳品。三者配伍,加强了补肺通气、定喘宁咳、灭菌消痰之功效,对于久病肺虚喘咳有一定疗效。白果有小毒,每次食3~5个即可,勿过量。
脾虚型
平素痰多,喉间时有哮鸣,面色萎黄,食少便溏,乏力,四肢浮肿,舌苔白滑腻,脉缓无力,宜食健脾化痰药膳。
茯苓大枣杏仁粥
【原料】茯苓15克,大枣10克,甜杏仁(研碎)25克,粳米60克。
【制法】以上诸料洗净共入锅中,慢火煮粥。
【特点】茯苓利尿祛湿健脾,大枣补气健脾,杏仁润肺止咳,粳米补中益气。湿去脾健,脾健则痰不易生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本品对于四肢浮肿、便溏、乏力的哮喘者尤为适宜。
肾虚型
表现为喘促气短,动则心悸,呼多吸少,痰吐起沫,腰酸肢软,畏寒神怯,冷汗自出,舌质淡,脉沉迟,宜食补肾纳气平喘的药膳。
核桃骨脂胶冻
【原料】核桃仁250克,补骨脂35克,石花菜15克,糖桂花、白糖适量。
【制法】将补骨脂加水煎汁,去渣,再将核桃仁加部分煎汁磨浆。石花菜加煎汁在锅中烧至溶化,加白糖搅匀,把磨好的核桃仁浆放入搅匀,加热至沸。出锅倒入餐盒中,冷后入冰箱冻结后撒上糖桂花,切块食用。
【特点】核桃仁甘温,可补肾养血,润肺纳气定喘。补骨脂性温,味辛、苦,可补火温阳,温肾纳气而平喘咳。石花菜胶黏成冻,桂花及糖可调味。本品对肺肾寒喘咳有一定效果。
爱心提醒
哮喘患者平素应注意保暖,饮食要忌生冷,少吃咸食,也不可过食肥甘厚味之品,因其可积热生痰。对于过敏性食物、发物,如海鱼、虾、蟹等,要禁止食用,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禁食,以防诱发哮喘。由于患者体弱,冬季合理对证进补是必要的,这样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,安全过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