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认为中药药性平和、无毒副作用,有病治病,无病健身,于是就大量的吃中药。其实,这是错误的想法。俗话说:是药三分毒。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,更别说中药了。那么,吃中药要注意哪些事项呢?
中医理论认为,中药的“毒”是指有偏性的东西。在临床上,中医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。如果吃补药使身体产生不平衡的话,就是补“偏”了。拿人参来说,它有很强的补气作用,可以补虚养气,但如果给年轻人吃,他本来身体里面火力就很旺,吃了人参往往流鼻血。
滋补中药,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,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“毒药”。中医非常讲究平衡,人体既有不足的一面,需要补,也有亢盛的一面,需要抑制。如果补得太过了,就会适得其反,破坏平衡,营养过剩,也可能产生疾病。
中药养生,重在补虚。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,根本不需使用药物,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。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“虚则补之”。不是虚症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。而虚症又分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等,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。不分虚实诸症,乱用补药,只能越补越糟。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随意进补,盲目跟风。
事实上,虚弱的体质并不会因为“进补”而好转。合理药补,先问脾胃。由于脾胃被药塞满了,运化出了问题,虚不受补。中医常说,脾胃为后天之本。人体功能的兴衰都与脾胃密切相关。无论食补、药补,人体都必须经过脾胃吸收才能利用。胃口不好,将导致体虚还不能进补的恶性循环。
温馨提示: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,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,切不可做那些“无病吃药,花钱买病”的傻事。正如所说的那样:“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、燕窝去补,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,让气血流动起来,经脉都通畅了,吃窝窝头都补。这才是正确的‘补’的原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