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 > 儿科

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理

导读:同时食入维生素果糖,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,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,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。

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理

三.缺铁的原因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

(一)体内贮铁不足

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。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~300毫克(平均60~70毫克/公斤)。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~4个月内造血之需。如贮铁不足,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。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、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,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(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同胞孪生胎儿),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。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,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,可使新生儿多得75毫升血或35毫克铁。

(二)铁的入量不足

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。人和牛奶含铁量均低(<。0.21毫克/分升),不够婴儿所需,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,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。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,但吸收较差,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,故可优先选用。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,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。由于长期腹泻、消化道畸形、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。

点赞(0)
分享到:
收藏(0)

猜您喜欢

扫一扫手机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