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 > 皮肤性病

性病的心理误区

导读:误区一讳疾忌医一些人感染后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,不能正确对待而是从心理上否认,不及时就医,心存侥幸心理,一直拖到病情加重。

性病的心理误区

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,性病的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。日前,性病的疫情仍趋上升。如何正确对待性病?由于知识所限,通常存在不少误区。

误区一讳疾忌医一些人感染后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,不能正确对待而是从心理上否认,不及时就医,心存侥幸心理,一直拖到病情加重。正确的做法是勇敢对现实,“病从浅中医”。误区二性病恐惧症与误区一相反,有些人出于自身保护的本能,过分夸大身体的不适(哪怕是与性病无关的不适),坚定的认定自己一定是得了性病,反反复复求医用药。这一心理特点正是社会上游医、私人“门诊部”赖于存在的基础。无证游医、私人“门诊部”利用人们的性病恐惧症施以误导,达到敛财的目的。我们曾见过不少病例一些人在某“性病门诊部”等处就医每次打高达千元的“进口针”。后经正规性病机构检验无任何性病证据,经心理治疗,不药而愈。其实,无证游医们所谓的进口针不过是一些维生素而已。

误区三轻检查,重治疗某些病人认为,用贵药才能治病,系统检查花时间又花钱,不合算。轻信某些私人“门诊部”即时的超高倍显微镜、moi检查而不做病原体培养。其实所谓超高倍显微镜、mdi检查只是形态检查,它的可信度与普通涂片镜检一样,并不反映病原体的生物特性,而且对病原体与杂质微粒的分辨能力不够,只是影像放大而已。笔者在督导检查中发现某些超高倍显微镜、mdi检查的“支原体、衣原体”检出率竟高达92%。其中大部分是假阳性。这不但造成误诊,而且给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损失。因为,依据这些结果九成以上的就诊者要用2周至3周昂贵的抗菌素,无辜使用抗菌素浪费金钱,副作用大而且容易产生继发性耐药。正确的做法是到经卫生部门验收合格的性病监测哨点检查,经病原体培养,有针对性的用药,这样可少花钱治好病,不盲目用药,免被无证游医、私人“门诊部”“误诊误治”。

点赞(0)
分享到:
收藏(0)

猜您喜欢

扫一扫手机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