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痛经是怎么回事?
经痛是指女性月经来潮时的疼痛,主要分为两种原发性经痛和续发性经痛。原发性经痛发生在女性开始规律性月经之时,通常为经期的第一第二天,多数会在两三天会自行缓解,但并非由疾病引起。续发性经痛则通常出现在女性有一段时间没有经痛之后,或是本来月经来潮的不舒服症状渐渐转变为明显的腹痛,疼痛通常由月经来潮前一两周就开始,而这种疼痛通常是有病理基础的,常见病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等。
我们讨论的经痛应当是原发性经痛,引发的原因并非疾病,而是身体内部激素水平变化及其造成的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。
痛经的原因,主要认为是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的“前列腺素”。(这个名称其实是误称,前列腺素并非由前列腺所分泌,而是由身体内多种器官分泌,包括子宫。它本身也不是一种激素,而是一种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分子化合物,具有平滑肌收缩等多种功能。)“前列腺素”由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所释放,它可以引起子宫收缩。收缩导致了血管供血不足,进一步加剧了子宫内膜脱落。在这个过程中,子宫收缩和邻近组织供血不足产生的暂时性缺氧,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