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皮肤科 > 皮肤科 >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
口腔灶性上皮增生

口腔灶性上皮增生

( kǒu qiāng zào xìng shàng pí zēng shēng )
分享到:
收藏(0)
简介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,1965年由Archard命名。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,主要发生在印度、北美、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,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,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。
医疗知识

基本知识

  • 是否医保:
  • 易感人群:多见于儿童
  • 患病比例:0.003%
  • 传染方式:无传染性

治疗常识

  • 挂号科室: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
  • 治疗方式:康复治疗 支持治疗
  • 治疗周期:2-4周
  • 治愈率:60%

治疗费用:根据不同医院,收费标准不一致,市三甲医院约(500——1000元)

温馨提示: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,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。

饮食保健

根据不同的症状,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,具体询问医生,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。

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宜吃食材
1.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; 2.宜吃粘稠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; 3.宜吃软性的食物。
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忌吃食材
1.忌吃咸味过重的食物; 2.忌吃燥性比较大的食物; 3.忌吃尿酸含量高的食物。

皮肤科 其他疾病

扫一扫手机查看